没有赔钱,经终审判定驳回原告付常勇全部诉讼请求,一审和二审受理费由原告负担。8年后,也就是2020年11月15日,王刚回应称传闻失实,砸的是赝品。此案要从2012年10月28日播出的节目说起,那次一名叫付某勇的男子在节目上带来了一对永乐甜白釉压手杯,并表示是真品,自报价格是人民币2万元。接着,北京市文物局公开发布了鉴定结果。
主持人砸1500百万瓷器最后赔钱了吗?
没有赔钱,经终审判定驳回原告付常勇全部诉讼请求,一审和二审受理费由原告负担。
喜欢古玩的以前听该听过一个传言:2012年,著名演员王刚在鉴宝节目《天下收藏》中曾把一真品当赝品敲碎,后来还惹上了官司和非议,节目因此停播。
8年后,也就是2020年11月15日,王刚回应称传闻失实,砸的是赝品。王刚还说到,当时持宝人不服,一直认为是真品,后来把节目组、主持人等都告上了法庭,但经一审、二审判决,均败诉。
此案要从2012年10月28日播出的节目说起,那次一名叫付某勇的男子在节目上带来了一对永乐甜白釉压手杯,并表示是真品,自报价格是人民币2万元。
当期三位鉴定家翟健民、王春城、拉达鉴判定为现代仿品,接着,主持人王刚将其中一只砸碎。付某勇对鉴定结果不服,他认为自己的藏品都经过了专业鉴定机构鉴定,说是价值不菲的真品,而《天下收藏》不负责任,把藏品误认为赝品砸毁。
而诱发“砸宝门”的起因是2012年《天下收藏》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对比展,一边是首博珍品古瓷,另一边就是那次被砸的假瓷器,从5月到10月,很多专家慕名参观。有人认为,很多是被误砸的“真品”,后来,争议声不断。
后来,北京文物局邀请文物鉴定委员会四位专家前来,对40件展出的被砸假瓷全部进行鉴定,一致认为是“赝品”。接着,北京市文物局公开发布了鉴定结果。
此后傅某勇把碎片重新交给第三方鉴定,结论是正品,于是把节目组和王刚等人告上了法庭,”砸宝案“由此传开。
2020年11月15日,王刚就此事回应,当时砸的就是赝品,王刚回忆到,当时付某勇签订了相关合约,而且几次劝说未果。王刚还表示,之所以一直没提这件事,是因为持宝人的东西碎了,而且支付了所有的诉讼费。后来网上一直传谣,这才正式回应。
大家可以到中国裁判文书网查看,此案是在2015年北京市三中院判决原告付常勇终审败诉。
资料显示,付常勇和北京电视台签署了《天下收藏藏品鉴定约定书》及《藏宝人承诺书》,同意经《天下收藏》鉴赏专家组一致认定为赝品的藏品,由主持人现场销毁。
当时节目组三位鉴赏专家都认为付常勇带来的藏品是现代仿品,而且主持人王刚在“砸宝”前也多次询问付常勇是否退出,付常勇态度坚决,表示“不退”。按照规则和约定,此藏品被主持人当场砸毁。
整个事件过程,北京电视台、王刚等不存在过错,也不存在侵权行为,付常勇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主张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,于法无据。
判决上显示,二次案件的受理费是6600元,均有原告付常勇负担。
其实,文物鉴定是非常复杂的事情,也带有很多主观性,专家可能会产生很多分歧,而且法院没有公认的文物鉴定和评估机构,无法从判别真伪的方向进行审理。
但在这个案件中,《天下收藏》栏目和原告的合作关系非常清楚,双方之间的合同等手续都是齐全的。所以,按此原则进行审理简单、公平,更让人信服。
当年王刚将价值2亿真古董砸了,结果被告上法庭索赔,如今如何?
当年在北京台节目《天下收藏》节目中,王刚把来自河北的付常勇所带来的古董市场估值为2亿一对甜白釉压手杯砸碎了。因为节目中的三位鉴宝嘉宾一致认为该宝是赝品。
但是后来小伙儿不服,又多次找专家和官方机构再次鉴定,后来评估出该古董是真品,对于这个结果,这个鉴宝人很是后悔,先是来到了栏目组,协商,但是都无果,最后无奈之下,只能将王刚与节目组一起告上了法庭,但是一审二审都败诉了。
我记得按照北京台节目《天下收藏》的规则,持宝人带着“宝物”参加节目,要和节目组签订一份合同,里面有明确规定,持宝人自愿参加节目,认可节目鉴定专家鉴定结果,如果鉴定为赝品,王刚有权砸坏,不用负任何责任。持宝人参加节目来鉴定宝物,是你自愿的。你来参加,就代表你认可了专家权威性,认可鉴定的结果,如果你不认可的话,就不参加这个节目。如果专家判定为赝品,王刚砸毁没有责任。
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,我觉得吧,节目组说是假的就砸毁也有点太偏激了。很多藏品就算是假的还是有其他意义存在的。可能是朋友赠送的可能有其他的收藏价值,就这么砸毁了还是不合适的。而且毕竟这个人损失了2亿就算有合同的规定,节目组也应该适当地给其赔付一点。不过签订了合同不赔偿也是正常的。